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 > 网民看日照

感知日照丨父母染上“网瘾”了,我们怎么办?

来源: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:2025-02-09 09:17:03

春节,向来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共享天伦、尽享亲情的温馨时光。然而今年,不少年轻人在返乡后,却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:家中长辈竟然也“染上”了“网瘾”。不知从何时起,“少玩手机”“少玩电脑”,从父母对孩子的叮嘱,变成了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碎碎念。

听戏、下棋、玩牌、看新闻、刷快手、抖音、手机支付、视频聊天……一部智能手机在手,几乎无所不能。算法的 “投喂”,让老人难以抗拒,不断沉浸在短暂的快乐之中。曾经担心下一辈沉迷网络的老人们,如今自己也被牢牢“套”住了。

看似紧跟潮流的行为背后,实则是老人精神世界的空虚。对于这些长辈而言,子女常年在外,生活圈子日益狭窄,手机便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消遣方式。短视频、网文和直播,以其简单易懂、娱乐性强的特点,迅速填补了老人们内心的空缺。

父母过度沉迷于手机,对其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。不少老人原本颈椎就存在问题,长时间保持低头刷手机的姿势,无疑是给本就脆弱的颈椎 “雪上加霜”,致使颈椎问题愈发严重,手麻等不适症状频繁出现,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。这还只是身体层面遭受的损害,精神层面同样也面临着诸多隐患。当老人过度依赖虚拟世界带来的娱乐体验,便会逐渐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,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少,社交能力也随之不断退化。不仅如此,过度沉迷手机还可能导致老人与家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减少,进而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融洽,给家庭生活蒙上一层阴影。

父母“染上网瘾”这一现象背后,暴露出在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,老年人精神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的严峻问题。如何让父母戒掉“网瘾”,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。

作为子女,我们不能仅仅沉浸在网络带来的便捷之中,而忽略了身边最亲近的人。父母为我们操劳了大半辈子,在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,他们的情感世界更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呵护。帮助父母戒 “网瘾”,需要子女们用心去做,用爱去感化。可以根据父母的兴趣爱好,为他们报名参加一些社区活动、老年大学课程或者兴趣小组。要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父母,一起做一些他们喜欢的事情。陪他们散散步、看电影、到周边走走,在陪伴的过程中,让父母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,让他们明白,现实生活中的陪伴和交流远比手机里的虚拟世界更加重要和美好。

让父母戒“网瘾”,平台同样肩负着重要的责任。一方面,平台需要在内容审核上加大力度,严格把控内容质量。对于那些容易让人沉迷且毫无营养的内容,如低俗虚假的短视频、毫无内涵的霸总小说等,要及时清理下架,避免它们对老年用户产生不良影响。同时,平台应积极推荐更多适合老年人的优质内容,如健康养生知识科普、经典文化艺术赏析、历史人文故事等,既满足老年人的兴趣需求,又能帮助他们获取知识、开阔视野。

另一方面,平台要优化产品功能,为老年用户提供更贴心的使用体验。例如,设置专门的老年模式,将字体、图标放大,简化操作流程,方便老年人使用;推出防沉迷功能,根据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健康状况,合理设定使用时长限制,当达到预设时间后,强制提醒老年人休息,避免过度使用手机。此外,平台还可以开发一些互动性强的社交功能,鼓励老年人在平台上与同龄人交流互动,分享生活经验和感悟,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,减少对虚拟娱乐的依赖。

社区、村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,积极开办老年课堂、老年俱乐部等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。在开办老年课堂时,社区、村居应当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,精心设计课程内容。例如,设置智能手机应用课堂,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机的各种实用功能,让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,避免因对手机功能不了解而过度沉迷于一些不良内容;开展健康养生课堂,邀请医生、营养师等专业人士为老年人讲解健康知识,包括合理饮食、科学运动、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,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。

新华社发 商作春作

老年人手机上瘾,主要还是因为缺少精神寄托和子女的陪伴,本想借手机打发时间,但时间一长,容易失去对事物的判断力,最后,彻底被这些APP的算法拿捏了,以致造成依赖。让父母不再被手机“困住”,需要温暖的亲情和充实的生活一起填补……(簟秋)(图片源自网络)

编辑:王倩倩
编审 :孙立梅
责编:刘佳秀